• 南昌二七医院医院儿科专家团队
  • 南昌二七医院博医精术
  • 南昌二七医院儿科专注多动症的临床与研究
  • 这些不是坏习惯,可能是抽动症在作怪
< >

您当前的位置:南昌二七医院儿科 > 健康教育 >

咨询电话:0791-88505131

走进二七/Walk into

南昌二七医院专病专治传承着坚毅的革命精神,坚持以病人为中心,时刻谨记历史的嘱托,为全面推进医疗卫生事...[详细]

便民通道/For the convenience of the channel

预约挂号/Make an appointment

姓名:
电话:
疾病:

双相障碍患者的激越型抑郁

文章来源:南昌二七医院 门诊时间:08:00—17:30 咨询电话:0791-88505131

  本项纳入近三千名双相障碍患者的研究显示,至少三分之一的患者在抑郁发作中曾出现显著激越。

  相比于无激越的双相抑郁患者,存在激越者更常伴有失眠、注意力不集中、食欲下降、性欲下降等症状,尤其是躯体相关抑郁症状。

  相比于无激越的双相抑郁患者,存在激越者在病程中更常出现以烦躁为特征的躁狂,一生中罹患惊恐障碍及出现自杀未遂的比例也更高。

  激越型抑郁(agitated depression, AD)是双相障碍常见而严重的特征之一。近年来,有研究者将AD分为两种主要形式:

  1. 经典的激越型抑郁,表现为焦虑及不安,并伴有显著的运动性激越。

  2. 以内在精神紧张为主要特征的抑郁,表现为思维纷繁杂乱、心境不稳、持续哭泣及健谈等,不伴有显著的运动性激越。

  两种形式的AD均与自杀冲动相关,有时也与精神病性症状存在关联。然而,针对双相障碍患者存在AD的比例及其相关因素,现有信息有限且不一致。

  研究简介 通过使用英国双相障碍研究网络(BDRN)的数据,来自伍斯特大学及卡迪夫大学的研究者对上述课题进行了探讨。该研究于4月20日在线发表于Bipolar Disorders。

  BDRN是一个大型、具有代表性、研究对象特征明确的数据库,患者年龄18岁及以上,均基于DSM-IV确诊为双相障碍。本项研究纳入了来自BDRN的2925名个体,基于半结构化访谈(SCAN)及病历记录评估了这些个体在最严重的一次抑郁发作中存在AD的比例。此外,研究者还收集了患者在同一次抑郁发作及整个病程中的其他症状,并使用多变量模型分析了与AD相关的临床因素。

  AD的诊断基于OPCRIT定义,要求患者存在过度的重复性活动,如不安、绞手、来回踱步等,这些表现几乎总是伴随着显著的精神痛苦。

  研究结果 结果显示,946名研究对象(32.3%; 95%CI 30.6%-34.0%)在最严重的一次抑郁发作中存在AD。

  同一次抑郁发作中的相关因素

  相比于无AD的双相障碍患者,存在AD的患者在同一次抑郁发作中更常伴有以下七个抑郁症状:(1)自杀观念;(2)过度自责;(3)注意力不集中;(4)活动变慢;(5)食欲下降;(6)失眠;(7)性欲下降。另一方面,存在AD的患者较少存在睡眠过多。

  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,以下六个症状的存在可预测患者在最严重的一次抑郁发作中出现AD——

  ▲ 失眠(OR 2.119, 95% CI: 1.649 – 2.723, p<.001)

  ▲ 注意力不集中(OR 1.966, 95% CI: 1.079 – 3.580, p=.027)

  ▲ 性欲下降(OR 1.960, 95% CI: 1.481 – 2.593, p<.001)

  ▲ 自杀观念(OR 1.861, 95% CI: 1.323 – 2.618, p<.001)

  ▲ 活动变慢(OR 1.504, 95% CI: 1.173 – 1.927, p=.001)

  ▲ 食欲下降(OR 1.297, 95% CI: 1.027 – 1.639, p=.029)

  由上述症状构成的预测模型可对68.5%的研究对象进行正确分类。

  终生相关因素

  存在及不存在AD的患者在性别及年龄方面似乎无显著差异,而存在AD者拥有学士及以上学位的比例低于无AD者(33.8% v 42.7%)。

  此外,存在AD的双相障碍患者罹患双相障碍 II 型(BD-II,35.5% vs 29.2%, p<.001)、一生中罹患酒精使用问题(53.1% vs. 44.4%, p<.001)、一生中罹患惊恐障碍(78.0% vs. 59.0%, p<.001)、一生中罹患以烦躁为特征的躁狂(45.6% vs. 33.8%, p<.001)、一生中有过自杀未遂(41.3% vs. 32.8%, p<.001)、病程中出现快速循环(41.9% vs. 33.4%, p<.001)的比例更高,起病年龄也稍早(19 vs. 20岁, p<.001)。

  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,以下三个因素的存在可预测患者在病程中出现AD——

  ▲ 一生中共病惊恐障碍(OR 2.000, 95% C.I: 1.527 – 2.618, p<.001)

  ▲ 一生中曾有过至少一次自杀未遂(OR 1.399, 95% C.I: 1.094 – 1.790, p=.007)

  ▲ 一生中存在烦躁型躁狂(OR 1.354, 95% C.I: 1.055 – 1.737, p=.017)

  由上述因素构成的预测模型可对68%的研究对象进行正确分类。

  研究结论 本项研究可能是迄今为止探讨该课题的规模最大的研究,勾勒出了AD在双相障碍患者中的存在比例及相关因素。

  研究者指出,至少三分之一的双相障碍患者曾在抑郁发作中出现激越表现,且与一系列躯体性抑郁症状相关;值得注意的是,后者也是混合性躁狂状态的常见特征。并且,存在AD者的整个病程也相对凶险,包括存在混合性躁狂,以及更容易共病惊恐障碍及自杀行为。上述结果对于诊断及治疗双相抑郁患者的激越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。

免责声明:部分文字和图片来源于网络,版权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,我们将立即删除。

公益前沿/Announcements

更多>>

健康教育/Health education

更多>>

热点文章/Hot article

更多>>